活動花絮:【通識講座】12夜: 紀錄片製作與社會觀察
次閱讀
【通識講座】12夜: 紀錄片製作與社會觀察
講者:劉新銳(紀錄片導演,代表作《十二夜》)
時間:2021年10月21日(四) 10:00-12:00
地點:彥公廳
撰文/攝影:何雯意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0年10月21日,於本校彥公廳舉辦「12夜: 紀錄片製作與社會觀察」講座,誠邀拍攝《十二夜》紀錄片導演——劉新銳擔任此次演講的講師。
《十二夜》創下6000萬台幣的佳績。佳績背後的故事,是“他們”無法用言語述說的痛苦與絕望。據劉導演所述,自己本身十分熱愛看紀錄片。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在於就是藉著寫實的鏡頭,向眾人傳遞某種知識或觀念,引導眾人看完影片後能有思考的空間。
對劉導演而言亦是如此,年少時期的她從女同學耳中聽到關於附近的流浪狗收容所進行火化的事情。為了一探究竟,她第一次踏入了流浪狗收容所這一個尚未受世人關注的區域。至此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渴望能為這些流浪狗做些什麼。畢業於影視專業的她,終於迎來了這一個機會。藉著自己的專業,深入流浪狗的生活環境,記錄“他們”最後的十二夜。
每一隻流浪狗被送入收容所後,若沒有人願意領養的話,就會面臨安樂死的命運。十二夜這是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時日。收容所裡的居住環境猶如煉獄,狹窄的牢籠、兇惡的夥伴、糧食不足等等的問題,不斷消耗著“他們“的生命,有的甚至未能熬過十二夜。許多還未來得及見一見外面世界的小生命,因為世界容納不下太多的無謂生命,就這樣被消失了。
《十二夜》上映後,一切看似引來了轉機
《十二夜》讓社會大眾得以直視流浪狗在收容所的經歷,“他們”哀嚎的聲音在人類的世界裡逐漸變得響亮。若只是停留在聽見聲音而已,是不足以幫助“他們”改善這惡性循環的命運。劉導演自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所要探討的即是人與狗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難發現,許多人的家門前都有一隻狗,但是這一隻狗並不屬於那戶人家。人們往往會認為只要讓“他們”填飽肚子就已足夠,卻不願意承擔照顧“他們”的責任。
《十二夜》與《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拍攝的目的從不是要批判任何一個人,而是希望人們能夠放下姿態,多些理解。人類有能力阻止“他們”的悲劇,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