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工作坊】人工生命與展示藝術的相遇
次閱讀
【實作型0.2學分】人工生命與展示藝術的相遇
講者:方文聘(元智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1年10月20日(三) 17:30-21:30
地點:R60406
撰文/攝影:盧宣伊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0月20日舉辦講座,題為「人工生命與展示藝術的相遇」。本講座的主講人是元智大學資傳系方文聘老師,講座主要探討人工生命與展示藝術之間的相遇相融,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會帶來什麼巨大突破,引領我們看見怎樣的新世界。
在實作環節開始前,方老師先給同學們分別講述人工生命與藝術相關的背景知識與產生連結可能的緣由。藉由許多個例介紹,方老師具體地刻畫出人工生命與其衍生出的藝術方式、新形態的現象。病毒攻防戰揭示了非生命體的「生命」;當電視的高清程度和程式美顏扭轉了我們可觀看的事物,當人工智慧如阿里巴巴發明的魯班之現世引發藝術相關行業的失業危機,或許是時候意識到資訊的開發讓許多不可能出現變數。
當我們談模型、程式極易導向規律。那如果我們把公式套用到藝術裡,會是什麼景象。Shape grammar,顧名思義就是一套圖形生產的法則,讓藝術可能以某種現成的規則隨機拼湊與再製。實作環節分成幾次進行,其中一個是使用shape grammar製作圖形,在不停變幻的「圖形組成」中尋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再者,老師讓同學們運用game of life,在大片空格中點選色塊位置,執行命令後看其如何運動與演化。老師也講解蟻群優化與蘭頓螞蟻,還有進階的自動細胞機之公式組成,讓同學們了解可運動的原理。
人與資訊世界的連結十分密切,使我們迫切地在融入適應或排斥脫軌之間徘徊時要問,要如何取得平衡,如何看待這種發展趨勢。方老師表示一個人的背景知識影響其美感,決定一個人會看到什麼。人工生命與藝術結合的趨勢展示了數學演算法、技術發現與藝術創造相匯的方式。這既講究形式上的招數,也是藝術視野的歧路與發現。
「假裝自己是個藝術家」,方老師對同學們說。針對此話,或許我們也能與這堂課聯繫與對話,在「假裝」的行為中,「藝術」的製造有無限可能,其背後慢慢深植到人們心中的本質意念可思可懼,但無可否認,人工生命與藝術相遇,也帶來反思生命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