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兒少遊戲城市在桃園—特遊種玩玩看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兒少遊戲城市在桃園—特遊種玩玩看
講者:李玉華(皮兜的媽、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國際事務組理事、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教學顧問、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
時間:110年10月21日(四)15:10-17:00
地點:R3306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0月21日舉辦「兒少遊戲城市在桃園—特遊種玩玩看」講座,邀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國際事務組理事李玉華,蒞臨元智三館為同學講解台灣兒童公共特遊與建設兒童友善空間的重要,及其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
講座開始,李老師詢問同學自己的童年是如何度過的呢?並讓大家暫時閉目想像自己未來,從事什麼行業?有怎樣的另一伴?選擇怎樣的住家環境?是否會養育下一代等。她表示,當自己成為一位母親後,漸漸意識到居住在城市的小孩,其遊玩時間不僅稀少,也發現城市(雙北市區)裡的遊具破舊,即便在整修後,卻換上毫無特色的「罐頭遊具」。這才有一群關心小孩「遊戲權」的媽媽們,創建「特公盟」以維護兒童友善空間遊玩的權利。
李老師引出數據表示:在2015年,臺北市平均6.4萬個孩子擠一座沙坑,1.8萬個孩子排一座鞦韆;新北市則平均4萬個兒童分一座沙坑,並感嘆自身在童年時期,常與玩伴街道邊或草地上玩樂;相比而言,現代的城市小孩不僅深受父母親的過分保護,及過多的課業壓力,同時也嚴重缺乏友善遊玩草地。這種種苛刻的遊玩環境,使她深切地感受臺灣小孩在友善空間的使用權上淪為次等公民,也表示「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兒童、女人與弱勢族群的公共服務、設施、政策等是體現其文明進步程度,尤其是維護兒童遊玩的權利,不只是兒童是社會未來棟樑,他們亦無法為自己爭取權利的最弱勢群體。」
而臺灣第一有特遊種的地區正是桃園市的風禾公園,有著北部最長的滾輪式溜滑梯、磨石子溜滑梯、沙坑、盪鞦韆等玩樂設施,加上大草地、水岸步道、漂流木大巨人,被譽為桃園最具特色、樂玩的公園之一,吸引許多的家長帶小孩來進行親子活動。然而,李老師指出臺灣本土目前未有這方面製造專業廠商,特遊種遊具大部分是國外進口,成本十分昂貴,加上維護的費用高昂,以及廣闊土地的缺乏等因素,促使特公盟引進英國「街道遊戲」的遊玩政策作為參考。
李老師認為,在城市遊戲空間不足及經費過於匱乏的情況下,要持續讓「遊戲」成為城市小孩的日常,家長不妨讓小孩在住家附近的「街道」上,憑著小孩發揮想法與創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玩空間。這像過去的兒童在街道上遊玩跳格子、打彈珠、跳繩等遊戲,讓兒童也在城市空間的規劃與使用的參與,表達自己遊玩使用需求,促使城市空間發展出友善且和諧的「共融」狀態。
在演講過程中,李老師也多次與學生做互動,並囑咐學生自行依組線上搜尋自己的童玩遊戲,邀學生上台童玩猜謎遊戲,讓台下學生們猜猜樂。同時也不斷詢問以引發學生思考,若自己未來有小孩,希望他在怎樣的環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