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留存歷史記憶: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

361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留存歷史記憶: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

講者:藍博瀚(陽明一街實驗工坊負責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時間:2021年10月22日(五) 13:00-15:00

地點:R5103

撰文/攝影:吳倢伃



  身為桃園人的講師在大學時離開家鄉,受到異鄉的文化衝擊,像是臺南與嘉義的美術館建築本身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文化脈絡,並呼應當地地景,成功將文化資產保存,回到桃園卻發現這裡缺乏了這樣的作為,而且老建築凋零的速度很快,必須馬上行動。於是他運用自身所學去做研究,實際走訪、挖掘深藏在城市中的老建築及他們背後的歷史脈絡,三番兩次向文化局進行提報,在老建築的舊機能中給予新的可能,並透過插畫創作活化老建築的樣貌,或是手繪地圖串連桃園特色景點,也將桃園歷史發展上特別之處文創化,讓這些文化資產不只是活在人們記憶中。
講師分享了他所接觸的幾個案例,像是「桃園大廟口派出所」就令他印象深刻,第一次提報時竟遭拒絕,而拒絕原因卻是建築外部經拉皮、內部嚴重破損、警局同仁不同意此作為,但他還是不放棄,持續提報才將這座罕見的日治時期與保甲共用之派出所保留下來。

而在我們身處的內壢就有許多有趣的歷史小故事,像是元智大學在日治時期是帝國製糖所建造的「崁仔腳製糖所」,而內壢火車站前身則是「崁仔腳驛」,從講師手繪的還原圖可以一覽內壢火車站曾有的現代感風貌,可惜後來因為臺一線拓寬工程影響而遭拆除。此外,講師也教大家去戶政事務所申請自已家的舊戶籍資料,可以從自己的家族脈絡挖掘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更認識自己的文化脈絡。

最後,講師提到他認為老屋活化的價值就是「把過去的記憶,透過載體留在未來」,這些共同的記憶是必須要被傳承的,桃園不應該是沒有歷史的城市。

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1.jpg

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2.jpg

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3.jpg

桃園老建築的保存與活化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