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 雙口呂文化廚房: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

322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 雙口呂文化廚房: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

講者:黃騰威(雙口呂文化廚房創辦人)

時間:2021年10月20日(三) 12:00-14:00

地點:R1102

撰文/攝影:蔡煒鈞



在我們到菜市場買一顆粿時,很少想到它的製程。開場時,講師告訴我們米如何經過泡軟、壓乾,八到十小時的前置作業,加上四小時左右的炊煮,才能成為一顆區區三十元的粿。於是由一顆粿的製作開始,講師為我們講述了他的人生旅途如何走上今日的道路。

許多人最初的夢想都十分相似:成為太空人、律師、發明家等等,講師笑著說,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可以到世界各地旅行的商務人士。他確實做到了,也曾出發往歐洲自助旅行,看那些國家如何以保存良好的城堡古蹟,或是傳承已久的糕點成為觀光重鎮。這些國家成為令人憧憬的童話國度,不必承受任何工業噪音或汙染,就能發展得欣欣向榮。這讓講師回頭看向自己成長的土地,自問:我們是如何對待自己先人所留下的寶貴遺產呢?

於是他開始遊歷台灣,藉由撰寫部落格,紀錄對這塊土地風情的所見所聞。同時,也藉由這樣的部落格累積理念相同的讀者,兩年的辛勤耕耘甚至獲得了外國媒體的採訪。然後,他毅然辭去原本的職業,準備做一件大事:找一間三合院,開設一個教導大家如何做粿的地方。

講師自述,小時候在阿嬤身上學到,粿是感謝上天賜予糧食,並祈求來年豐收的神聖儀式,參與時必須心神虔敬,遭遇穢事時不得做粿。當他在台灣四處遊訪時,也察覺這種食物的特殊意義,卻在市場賤賣,也因為老一輩的知識不再傳承而逐漸凋零。因此他回到桃園,找到一間仍然完整的三合院,經歷租用時的產權問題等種種困難,終於創造出雙口呂文化廚房。

因為西點盛行,在現今推行傳統食物是不容易的事。因為觀念不同,客群聚集在西式糕點市場,使得工具與人力都相當短缺。但他成功留下,在桃園教導大家炊煮自己前人的傳統食物,成為地方獨特的景色。而部落格的讀者看著他一路走來,也成為潛在的顧客。所有付出不會沒有意義,過往的累積都將成為指引未來道路的助力。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1.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2.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3.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4.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5.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6.jpg

三合院裡粿的料理教室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