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中國因素、世代與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

919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中國因素、世代與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

講者:張佑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社科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時間:110年12月29日(三)10:10-12:00

地點:R2423

撰文/攝影:楊舒涵



本次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博士,詳細介紹國家認同理論的發展,並講解臺灣國家認同隨著省籍、世代、政治活動產生認同變化。最後分享目前所研究的主題中,發現年輕世代與年長世代國家認同想法的不同。

2112291-1.jpg

講者以「國家認同理論」作為開場,講解國家認同的基本概念為族群,又稱做文化認同,通常會以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逐漸形成族群,當中沒有包含政治立場,僅是文化、語言、信仰相近的關係組合在一起。然而,族群因素在當代社會中被想像為政治共同的基礎,當族群發展至民族階段,此時又稱為政治疆界化,可說是「被制度化」的族群共同體。值得一提的是「民族」觀念不一定來自於自身族群,例如帝國主義時期,英國佔領印度做為殖民地,為許多小部落被整合為一個國家,其他也有許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東南亞國家亦同。

2112291-2.jpg

國家認同的產生又分為建構論與原生論,建構論主張「認同」是人為形成且經過自己的選擇而產生;原生論則強調認同來自於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且將「民族」的想法視為理所當然。講者表示,無論哪個論點,並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國家認同可能會因為理性主義與情境主義產生分歧,例如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部分的德裔美國白人猶豫是否該參戰,由於自己來自其他國家,在理性主義的狀態下不應該參戰,但在情境主義的狀態下,自己已經是美國的一員,不該袖手旁觀,思考便在兩個主義間拔河。

講座最後,講者分享自己針對臺灣國家認同所進行的研究,透過許多問卷調查,研究臺灣人民對於自己應該是身為臺灣人?抑或是中國人?同時,進一步調查對統獨及維持現狀的看法。在長時間的研究結果中發現,省籍與世代的認同也會一同變化。在西元1970年時,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外省族群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想法大幅下降,而年輕世代覺得自己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例也逐漸攀升。在有些敏感的統獨問題當中,有將近七成的臺灣人民選擇了維持現狀,兩成的人選擇獨立,僅有一成希望統一,可見隨著臺灣與中國分裂後,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想法也逐漸減少。今年所做的網路調查當中,許多年輕世代,對於兩岸人民是否屬於同一民族?同意者略高於不同意者,且對於中國歷史文化認同中,同意也同樣超過半數,從中可以得知臺灣與中國的認同僅差在政治部分。

2112291-3.jpg
短短兩小時的演講當中,講者帶領同學們認識國家認同理論中其實擁有許多要素,臺灣的國家認同因為存在中國因素、世代差異,也隨著政治狀態不斷變動,呈現一種非線性的奇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