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講座(三):一百個傻瓜的智慧故事——淺談《百喻經》

822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講座(三):一百個傻瓜的智慧故事——淺談《百喻經》

講者:黃智明(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108年10月16日(三) 17:00-21:00

地點:瑯嬛書屋天河店

撰文/攝影:吳妍蓁



從佛教角度切入,使人們理解經典當中也有詼諧的典籍。《百喻經》全文98篇分成「喻」和「法」,是中國字數最少的經典,誠如經典中的例子用故事的方式去引起聽者的思考;「水多不飲」從前有一個人,愚昧無知,他口渴得很厲害,急得想要喝水。看到田野間蒸騰的水汽,以為是水就急忙的跑過去,但到了河邊卻呆看著河水不喝,旁邊的人問他為甚麼不喝,口渴的人竟回答「如果能把水喝完,我就喝了,但這裡的水太多了,怎麼喝也喝不完,所以我就不喝了」大家聽到口渴的人說出這番話,都在笑他。另一則故事「小孩得大龜」有一個小孩撿到一隻大烏龜,他想要殺掉這隻烏龜就問旁邊的大人要怎麼殺掉這隻烏龜,大人就跟他說你就把烏龜丟到水裡去淹死他,他就會被水給溺死,於是小孩就把烏龜丟在水中,烏龜便游走了。 聽完講者講述《百喻經》的故事,把裡面的故事換成日常生活中周圍的角色,會發現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鬧出的笑話。百喻經的人物多以癡愚的形象中出現,故事內容不外乎光怪陸離,但是仔細想想這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事。而中國許多故事都是從《百喻經》改寫而來,所以在中國故事中常常會聽到相似的劇情,因為是從典籍中改編再改編而來,而人做出愚蠢的行為都是相仿,只是在不同場合與時空,所以故事中隱含的寓意都是差不多,都是提醒人們不要做出癡愚的行為或是點醒正在陷入胡同的人們。 《百喻經》中最常用譬喻去表達故事,而《百喻經》是佛教的經典之一,所以有喻也有法,法就是和尚會用故事去提點聽眾,當有人去問事時,和尚會用百喻經去講法,點到為止讓聽眾去慢慢領悟喻法。 而佛法中想要提點的事是人們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發,從自己去了解比別人告訴你還要重要,生命的體悟與啟發都是要從心去了解,這是《百喻經》真正想要傳達的預言。

75242044_2468092953266266_371723440874323968_n.jpg74172842_2468093363266225_7145596077436043264_n.jpg73322511_2468093253266236_2174926942833213440_n.jpg74224176_2468093303266231_7620798629229363200_n.jpg74304614_2468093529932875_1636992618405560320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