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認識自我:牛、馬、蝴蝶還是莊周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認識自我:牛、馬、蝴蝶還是莊周
講者:鄭凱元(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教授)
時間:2022年11月2日(三)10:10-12:00
地點:R1109
撰文:盧宣伊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1年11月2日誠邀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教授鄭凱元老師蒞校演講。鄭凱元老師從自己的學術經歷開始談起,談他的人生變化,也談及哲學專業在他不同時段的際遇中如何發揮作用。本來是土木工程出身的他,最後卻走上了成為哲學博士的路途,鄭凱元老師說,自己留學回台的經歷是集大好與大壞於一身。在陽明交大的日子,遇到了科學家與醫學家,於是他開啟了哲學與科學、醫學互動的對話空間。
鄭凱元老師說疼痛不是私人的事情,是人與人之間的事。關於疼痛的思考,可以追溯到維根斯坦。維根斯坦是20世紀的哲學家,他提出了一種看法,在實質上我們看不到「疼痛」,但疼痛的確存在,只是無法測量。為何說疼痛不是私人的事情,舉個例子而言,病症不外顯卻飽受疼痛的病人,由於得不到旁人的理解,疼痛就會落入被否定的狀態。
關於「I have a pain?」或「I am in pain?」的問題,鄭凱元老師認為前者是將疼痛部位化,是個體性的;而後者指的是一種狀態,難以定位,不是以個體性角度來理解疼痛。另外,鄭凱元老師認為我們可以從語言的角度來思考疼痛。痛(pain)的意思是怎麼決定,又由什麼成分構成的?有人認為痛指的是痛的感覺或者指稱到的東西。而維根斯坦認為這種說法有待商榷。如果痛只是「我」的感覺,說出來也不會有人懂,因為「痛」只有我才知道。如果痛是一種由我指稱到的東西,那痛要如何傳遞,「你」要如何知道?故此,維根斯坦認為,痛的語義有很多成分、因素,例如行為與舉止上的,或者具備社會性條件的。
疼痛不止是生理的,也是經驗的、心靈的,這部分科學與醫學特別難以處理。在科學與醫學的世界觀中,不是物理性存在就難以被承認,也極度容易被懷疑。鄭凱元老師還提到,在中文的語境中,關於疼痛詞彙的描述過於稀少,以至於我們表達疼痛的能力有限,加上我們所處的社會價值觀使我們認為人應該耐痛耐苦,因此更減弱我們表達疼痛的意願。而老師認為詞彙的多寡其實會影響醫生對於病人疼痛的判斷,能細節化疼痛的表達,其實能幫助醫生理解病人的「疼痛」。
我們非常注重腦科學,因為我們始終關注自我和心靈,那麼「自我」是什麼,自我和大腦的關係是什麼?在科學的視野中,自我與心靈都是可疑的,因為心靈沒有長寬高,沒有重量,更沒有顏色。這些主觀性的存在,在科學看來是「空殼」。科學難以承認主觀性的存在,是因為預設這個宇宙是物質性組成的。不過,鄭凱元老師認為,物化的世界和主觀性的世界其實相互依存,具備因果關係,例如,我們具體做某個行為(物)之前一定會先經過「想」或思考這個環節(主);我們踢到了障礙物(物),我們會感覺到痛(主)。這兩個看似悖離的體系之語言有共同基礎,即時、空間,它們同時存在,一方無法取代另一方。
承認疼痛,可以認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