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Hakkas in Europe(歐洲的客家人)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Hakkas in Europe(歐洲的客家人)
講者:RALF VOLLMAN孫學仁(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語言教授)
時間:2022年12月6日(二)10:10-12:00
地點:R2103
撰文/攝影:王碧优
客家文化遍佈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首先,今天來談談分佈在歐洲國家——荷蘭和奧地利的客家人。根據孫學仁講者的客家文化研究,荷蘭的客家人大部分來自於蘇里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奧地利的客家人大部分來自於香港和浙江。他們乘搭船隻或陸地交通工具,飄洋過海來到歐洲,那個時候全世界正在經歷二戰。因歐洲本身就有數不清的語言,如:荷蘭語、德語、潮州話、廣東話、福建話、海南話等等。然而比起這些語言,客家語算是比較晚散佈在歐洲,甚至在早期客家語是一個沒有名字的語言。在歐洲的客家人多數從事餐飲業,如:服務員和廚師。除了在歐洲的親戚,歐洲客家人在世界各地也有親戚,因此年輕人通常會過去親戚的地區去發展。
客家語也被講者稱作「弱語言」。講者表示,當一個家庭會說很多不同的語言如福建語、廣東語和客家語時,他們通常會選擇用廣東語來進行交流。因此,客家語能流傳至今非常不容易,而「客家話大辭典」是讓此語保留下來的重要書記之一。此外,歐洲客家人在不同的場合會說著不同的語言:他們在家中說著客家語,卻可以在任何地方說荷蘭語,在廟裡、教堂、工作場合裡也是。歐洲的客家文化從移民開始,再經歷多年的使用和挑戰、慢慢被認同至今。
印度也有「印度」客家人。在印度教裡,印度多數是素食者,並且將牛視為神明。講者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印度的一個地區,加爾各答多數住著「印度」客家人,人數大約是532,他們將皮革工業視為商機,從事皮革生意,只因他們是客家人,不信奉神聖的牛,演講至此講者表示這個演講十分有趣。
作為補充,徐富美老師偶爾又適當地翻譯員,貼心地顧及到了同學們的英語水平。之後,講者也為我們做示範,講了幾句客家話,之後便給予同學們提問的機會。某同學提問到:「老師為什麼選擇做這項研究?」,孫學仁講者回答:「因為我認識一位客家人,並且娶了她」。由此可見,講者的夫人是他的研究動機。講者也提到,因為自己的夫人,在做研究的時候會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她精通客家語。他還說道:「We are a team」,表示他跟夫人是不可分離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