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臺灣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與再利用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臺灣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與再利用
講者:張志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2022年11月24日(四)13:10-15:00
地點:R1109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月24日,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張志源,蒞臨R1109教室舉辦「臺灣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於再利用」講座,藉由介紹淡水埔頂的歷史建築特色,講解淡水歷史文化,並探討保存歷史古蹟與杜詩計劃的發展省思。
張老師透過各種古地圖指出,淡水是早期北臺灣較早與西方接觸的區域。最早到達淡水等北部臺灣的西班牙人,因為方便於自呂宋與中國日本的貿易,計劃佔據北臺灣地區的「滬尾」即現在的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為軍事據點。後來荷蘭人驅逐西人,在殘缺的聖多明哥城修復為安東尼堡,後來又改建成英國前領事館。而在領事館旁,則有興建於1892年具有迴廊的領事館官邸,供官員居住。
為何要官邸要建有迴廊?張老師表示,西方人不適應臺灣悶熱的氣候,建迴廊能通風,同樣的建築概念亦體現於馬偕牧師的宣教師宿舍即現在的「馬偕紀念館」。宿舍是由馬偕牧師親自設計,採用西班牙式的白堊孤廊(Bungalow)建築,不僅有迴廊、地板挑高、設有開氣窗、煙囪等作為通風排氣,高斜式屋頂便於排水,又以白漆有利散熱,渾身實用亦不失美感。
馬偕牧師無疑是淡水現代發展不可繞開的人物,相關重要歷史建築聯繫他與淡水現代化發展,如偕醫館、理學院牛津學堂等。其中以牛津學堂更具特殊,張老師指出基於當時的歷史因素,漢人極為排斥西方外來物品,於是便蓋置中西混合式合院格式,中間為天井,左右有獨立出口,立面有磚柱,屋頂有女兒牆等中西合拼的建築風格。
此外,張老師也通過各種文獻,如契約、報紙、照片、日記、墓誌來講述淡水外僑墓園、日治時期的相關建築物,如淡水高中等,最後也帶出保留歷史古蹟的保存思維、在都市發展定位的問題,與同學展開討論。歷史建築若列為國家認證的古蹟,又該如何進行維護、保養、傳承、推動歷史精神?這些都交由現場學生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