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的邂逅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的邂逅
主講: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時間:2023年10月11日(三)14:00-16:00
地點:R1204
撰文/攝影:何雯意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2年10月11日,邀請了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李毓中擔任此次「熟識阿姆個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的邂逅」講座的主講人。此課程以演講的方式,帶領同學能了解早期巴色差會傳教士為了傳教,開始對客家群體有了細微的觀察及記載。不僅著書將客家話的發音與意涵匯集成書,也將自己與客家族群相處時的見聞記錄在冊。因此,透過這班傳教士所著的文獻,對現今了解當時後的客家族群風俗與歷史有一定的貢獻。
李老師在正式進入演講內容前,向在座的同學提問客家這個名字為何而來?就廣義上的說法來看,客家一詞有外來者之意。1815年,巴色差會於巴色城成立,直到1847開始,由韓山明(Theodor Hamberg)和黎力基(Rudolf Christian Friedrich Lechler)創辦由香港至梅縣客家地區的宣教基地,以客家族群為主要傳教對象。接著,李老師提到真正將客家的風俗與歷史進行系統性整理的集大成者為經褆福牧師。這位牧師為世人留下了對於研究客家族群有相當高價值的文獻,分別是《客語讀本》、《白話教科》、《醫界客話讀本》。經牧師編纂這些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傳教士們能更快地學習客家話並了解當地的文化而作。除去傳教目的,他的出現也為當地帶來新的思想意識。如:提倡婦女教育、注重醫療衛生教育等。最後,李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由經褆福牧師所帶領編纂的書籍,不但很好地保存了重要的客家文化、詞彙及客家俗字等資料,還將當時後的客家風俗面貌透過文字保留下來。這些歷史文獻不應該被埋沒,盼日後有更多專業人士投入相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