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五):理想的童年——《愛彌兒》中的自然人、野孩子?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五):理想的童年——《愛彌兒》中的自然人、野孩子?
主講:王怡云(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時間:2023年11月29日(三)17:00-19:0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劉赜菲
攝影:林慈軒
講師首先從《愛彌爾》的作者盧梭淺談,接著粗談了本書的創作背景、故事大綱、以及盧梭於書中扮演的的角色,從而進入至本次演講的主題。
其首先向同學提問「自然人」、「野孩子」的定義,扣合到本次演講的核心。講師接著提出如今21世紀與18世紀,在看待此類問題的差異究竟為何的疑問?逐漸引導同學進入狀態。
講者接著提到了本書的時代背景為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下,為了解除封建專制的壓迫,進行了所謂的思想上的解放,也就是啟蒙運動的開始,同時為各種改革的發展期,因此其在這種背景下而成的。接著講師提到此時期關於「教育」的思想發展,從「康美紐斯」至「盧梭」的「兒童中心說」以及其對於後世有關「教育」的學說及發展。
進而講師提到盧梭的生涯背景,首先其家庭背景為出生於與社會大環境不同,且具有信仰自由的新教徒之家,接著提到逐漸影響他思想發展的幾個人生階段。
講師在進行作者和時代的鋪陳後,開始進入到《愛彌爾》的主題,其首先談到愛彌爾的設定,以及寫本書的動機。進而談到盧梭在書中通過對三種教師的設定,其認為對於兒童教育的發展應分為三階段「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講師接著從書中對於「人」的分期,談到家長對於教育的兩種極端態度,以及嬰兒時期的遵從自然的四個準則,並通過當今的紀錄片「babies」由此做今天主題的延伸展開。而講師將「人的分期」著重於童年的部分做講解,並引導同學對於主題的發想。
講座最終在講師與同學的互動下,完美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