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十七世紀文青的生活提案

723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十七世紀文青的生活提案

講者:許媛婷(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
時間:108年11月21日(四) 13:10-15:00
地點:R60203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辦的「十七世紀文青的生活提案」講座於11月21日中午六館教室展開。許媛婷藉由明末清初的文藝青年文震亨的著作《長物志》中,記載「器具」與「書畫」之藝術品味,向學生介紹蘊含於故宮藏品的人文脈絡外,梳理古人鑑賞文物的技巧方式,嘗試從古人處理身外之物的態度,回看現代的人與物的關係。

11211-1.jpg

十七世紀的文青在遺作記載的典雅生活,展現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日常,亦為現代人們的生活審美提供一定的參考提案。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月21日主辦「十七世紀文青的生活提案」之講座,邀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許媛婷蒞臨元智六館,為現場同學講解十七世紀的文青文震亨的著作《長物志》記載的「器具」與「書畫」,以及自身對文物鑑賞的技巧,以提升學生對中國藝術的賞析能力與興趣。

11211-2.jpg

講座開始,許媛婷先從文震亨的家世背景與交遊人脈方面來講解他的藝術品味之養成。文震亨的曾祖父文徵明是明代與唐伯虎齊名的名畫家及才子,自小成長於歷久不衰的文藝世家,提供了他對藝術鑑賞的文化環境。許媛婷透過記錄於其著作《長物志》的室廬、花木、水石、書畫、器具等各種藝術文物為例,帶出文震亨及當時文雅之士對生活各層面細緻講究的生活態度及審美價值觀。

為了更深地暸解古代文人的文青氣質,她亦介紹許多早於文震亨的著名收藏家,如宋代趙希鵠《洞天清錄》、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論器具之源流,考證精準之故,成為後世鑑賞器物的指南書籍;先於文震亨的收藏家,如張應文、項元汴、屠隆等皆有自己的鑑賞主張。這些與文震亨同期的收藏家,從古物中找到賞玩樂趣,器物雖古,生活則充滿趣味。 講解收藏家收集文物的過程,許媛婷表示不同時代的古玩會有不同的價錢,她使用現代經濟學「攬炒」的概念說明,當時的商人亦會藉由「炒價」的方式,以謀取暴利的情況時有發生。

1121-3.jpg

此外,文震亨在《長物志》透露他對文物的「可用」與「不可用」的審美標準,間接體現文震亨及友人的知識素養和品味判斷,甚至為財力的彰顯。這將文青的藝術品味及文物投資之間做出結合,並藉此引起學生對於文物的鑑賞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