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六):俄羅斯文化與思想:從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談起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六):俄羅斯文化與思想:從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談起
講者:胡逢瑛(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時間:2024/12/04(三) 18:30-20:3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攝影:楊紫蓉
本講座以托爾斯泰的經典作品《戰爭與和平》為主軸展開,深入探討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的歷史背景。《戰爭與和平》主要描寫俄羅斯抗擊法國拿破崙戰爭的時代,並藉由多個家族和人物故事交織,展現托爾斯泰對生命意義、國家民族的深刻反思。
托爾斯泰原本計劃創作一部關於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小說,但在構思過程中,逐漸發展為以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為背景的宏大史詩。這部作品不僅描寫戰爭的殘酷與英雄主義,還探討愛情、家庭、婚姻、生命、宗教哲學等多重主題,是一本談論價值觀和生活衝突的書,形成一幅19世紀初俄羅斯社會的完整圖景。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各自承載著深刻的思想與價值觀。例如,皮埃爾·別祖霍夫通過迷茫與探索,最終追尋到生命的意義;安德烈·博爾孔斯基的經歷則揭示了英雄主義與人性矛盾的辯證關係。托爾斯泰透過這些中心人物與家族的命運,表達了對歷史進程中個體命運與集體意志的深層思考。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以寫實主義手法創作的巨作,其豐富的內容涵蓋了愛與衝突、生命與死亡、信仰與哲學等多重主題,被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托爾斯泰的文字展現了衛國戰爭的壯闊,同時細膩描繪了19世紀初俄羅斯各階層的生活圖景,作者也透過該作品將其思想影響農民到皇帝所有階級。
《戰爭與和平》因其深刻的思想影響力,成為超越時代的經典之作。通過對人性與歷史的描繪,托爾斯泰喚起了讀者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思考,讓《戰爭與和平》成為一部跨越時代與文化界限的永恆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