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越南客家的流離遷徙及其族群關係

267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越南客家的流離遷徙及其族群關係
講師:張書銘(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時間:2025年3月27日(四)13:10-15:00
地點:R2102
撰文/攝影:何雯意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4年3月27日,在2102教室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張書銘,擔任「越南客家的流離遷徙及其族群關係」講座的主講人。本次講座旨在探討越南客家的遷徙歷程及其族群互動,並分析其文化適應與發展。隨著歷史變遷,客家人在越南形成了獨特的族群文化與地方特色。
據張老師所述,同奈省官方出版的《同奈華人》一書中,曾將境內華人的移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始於中國明末,當時鄭氏王朝降清滅亡,鄭成功麾下部分將領率兵遷徙至越南邊和,這群人的後代及隨之而來的華裔族群被稱為明鄉人;第二階段則發生在1954至1975年間,這批華人大多來自海寧,而他們的後代多數出生於同奈。依據越南學者的分類,1954至1955年之前來到同奈邊和的華人即為五幫華人,包括福建、廣東、客家、潮州及海南;而1954年後遷移至同奈的,則被稱為海寧華人,這也形成了西堤崇正與同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