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臺灣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的歷史建築特色

716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臺灣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的歷史建築特色

講者:張志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109年3月31日(二) 15:10-17:00

地點:R3302

撰文/攝影:廖宜靜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張志源教授,於109年3月31日到校演講。講座於三館3302教室進行,本次講座題目是「臺灣淡水埔頂與鼻仔頭地區的歷史建築特色」。

03312-1.jpg

面海依山的淡水,如今是兼具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的熱門觀光景點。在悠長的歷史歲月中,淡水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北臺灣與世界文化接軌的重要城市,張志源教授指出淡水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前後有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等選擇此地為他們的據點,進行貿易、傳教等,他們的足跡為淡水留下中西文化交織的地景風情。著名的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淡水鼻仔頭原英上嘉士洋行倉庫、淡水水上機場、淡水氣候觀測所都有其歷史發展因素,這些歷史建築為淡水增添一份獨特色彩。 十七世紀是大航海時代,台灣因地理位置的優越受西班牙人賞識,為進行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決定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聖多明哥城作為據點。隨後,西班牙人被荷蘭人趕走,荷蘭人在被毀的聖多明哥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更為堅固的城砦——聖安東尼堡(今日的紅毛城)。

03312-2.jpg

根據歷史記載,聖安東尼堡被荒廢至十九世紀中葉,因天津條約開港,各國人來到此地,英國為保護英國人的權益而派遣領事駐足,因此租借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而這也成為了當時各國人士社交的地方。紅毛城主堡主要分為上下二樓層,在英國人進駐後,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的牆身,除了在建築內部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壁爐等,底樓設有牢房,用以將在臺灣犯罪的各國人拘留。

1872年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落腳於淡水,因習得一些拔牙技術,教導為居民拔牙,藉此傳教。馬偕牧師在一次回加拿大時募得款項,返臺時將此筆捐款興建全台灣首見的現代化學校——理學堂大書院。學堂為一中西合璧的建築,仿臺灣四合院,於傳統紅瓦斜屋頂上方有老虎窗及女兒牆,屋頂上方的教堂尖帽,採用寶塔造型。此外,馬偕在淡水生活期間,積極傳教,認真學習閩南語及當地文化,為方便傳教、禮拜,馬偕於1872年租下房子,作為禮拜堂。禮拜堂為仿哥德式建築,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現依舊為臺灣嫉妒長老教會使用。

03312-3.jpg

淡水的另一景象為貿易作用的建築。洋行建築不似教會、領事官邸具有建築特色,洋行當時的最大作用是倉庫,經營茶葉、樟腦外銷,後來也陸續增建倉庫、油槽,區內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火車線,便利貨櫃裝載油品,成為其全球業務的一環,其中洋行的代表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遺留至今。淡水古蹟之密集,可說是臺灣僅見,在張志源教授的詳細解說下,搭配當時的報紙、地圖,加深了同學對淡水歷史建築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