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與自己相遇:佛教四念處與慈心禪

691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與自己相遇:佛教四念處與慈心禪

講者:陳紹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時間:109年12月10日(四) 15:10-17:00

地點:R3107

撰文:何雯意

攝影:劉為廉



你已經多久沒好好和自己相處了?你真的瞭解自己嗎?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瞭解與自己相處的重要性。以及讓同學們瞭解佛教四念處及慈心禪的意蘊。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09年12月10日誠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紹韻蒞校演講。本次演講於三館3107教室舉行,演講題目為《與自己相遇:佛教四念處與慈心禪》。

1210-1.jpg

此次演講分為兩個章節進行,第一個章節以佛教四念處為主,第二章節則以慈心禪為主。陳講師提出修習四念處是讓我們得以向內看。我們一般所受到的教育的就是教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可是,卻很少有人教導我們要學會向內看。我們也就從來不會審查自己內心所需。因此修習四念處,將會為我們帶來七種好處:使我們心靈清淨、超越憂愁、超越悲傷、清除痛苦、除滅憂惱、成就正道及體證涅磐。我們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令我們感到憤怒、煩惱的事情。而修習四念處即能讓我們的心專注,注意力不再放在我們所煩惱的事情,讓我們能集中在四個地方:身(身體的呼吸機動作)、受(心的感受及情緒)、心(心裡的念頭)、法(真理)。

1210-2.jpg

之後,進入到講解慈心禪的部分。慈心是培養無分別的愛,也是修習四無量心的基礎。「慈、悲、喜、捨」幫助我們分別對治不同的煩惱。「慈」是與樂,對治瞋恚;「悲」是拔苦,對治惱害;「喜」是隨喜,對治嫉妒;「捨」是心平等無執,對治愛憎。這主要的修行條件是我們能夠慈悲的對待自己,才能慈悲地對待他人。最後,陳講師讓同學閉上雙眼,調整呼吸,讓全身放鬆。同時,播放慈心禪誦,讓同學們在心裡默念對自己的祝福。

1210-3.jpg

「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