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課講座】夜市的身體感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夜市的身體感
講者:余舜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所長)
時間:2021年4月15日(四) 10:00-12:00
地點:R60312
撰文/攝影:何雯意
元智大學通識部於本學期4月15日,誠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所長余舜德教授蒞校演講,當天演講題為「夜市的身體感」,主要先談文化、身體感,進而以台灣夜市為例,說明何為夜市的身體感。
文化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理所當然。當天,余舜德教授首先從飲食文化切入,因為飲食是夜市關鍵的一環,對日常生活來說亦是。余舜德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亞洲與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在西方國家的市場內通常不會看到完整的魚(總是少了魚頭),亞洲旅客到訪可能會極不習慣,因為餐點中沒有平常喝的熱湯。此外,對於亞洲人來,電飯鍋中的飯煮熟之後需要再燜上一下;西方人只要飯煮熟了就覺得可以吃了。余舜德教授要指出的或許是,人們對食物的追求、處理食物的方式,都與本身的文化相關;同時,在地球上每個地方都存在著相異甚大的文化,即使是身處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也並不如想象中的,和他人都一樣。
余舜德教授給大家看了一張辦公室的圖片,問大家在其中看到了什麼。有人給了兩三個不一樣的答案,沒有人指出這是一間辦公室,或者將焦點放在這是一間辦公室。他說,文化其實是這間辦公室,但大家好像都只會看到珍珠奶茶或蘋果。文化其實是秩序,是標準。余舜德教授還分享了很多感官的文化標準與差異,早餐只能吃清淡食物嗎,香煙的香與臭等等小日常,以此說明我們的感官知覺是有文化偏見的,對於美醜、香臭、新鮮腐敗的觀點都會因地而異。在筆者看來,身體感其實是我們的感官知覺中長期以往被內化的記憶、經驗。
那麼夜市的身體感是什麼呢?夜市的身體感建立在幾個關鍵上,包括時間、空間、做什麼、吃什麼等等。余舜德教授給大家細細分析,娓娓道來。據他的觀察,時間是有公私領域的,白天是明亮、工作的時間,相對來說,晚上就是非正式的。為什麼大家喜歡逛夜市呢?這則要注意到,逛背後的意義是自由、熱鬧,我們可以在街上邊走邊吃,大聲喧嘩,穿著隨便,是一個叛逆的時間,離開秩序與標準化。另外,到底什麼是小吃?小吃其實是相對大菜來說,舉肉丸、蚵阿煎、大腸包小腸的共同點在於是主食與副食的結合。夜市牛排和西餐廳的牛排差別在於,夜市的牛排裡會出現麵條,還會給客人加顆蛋。最有趣的是,余舜德教授發現夜市中的台灣味在於,許多小吃的蘸料都是一樣的,而且大家都在追求食物的Q口感。
在討論問題的環節,余舜德教授也說到夜市的生存之道。夜市不要秩序,因此寸步難行的空間營造能製造人們的觀看慾望,如果是寬敞、通暢的空間,反而會讓人失去購物或減少沉浸於夜市的程度。
在現代化的世界裡,夜市的身體感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文化並非一個空泛概念,文化被身體實踐,在我們可能毫無意識之間,深深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文化差異的存在要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或許在這堂講座之後,我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